4.14.2007

Mreciprocal Teaching 交互教學法

1.提出者:Palincsar&Brown,1984
2.理論基礎:根據Vygotsky的觀點所發展出的「社會教學模式」
3.目的:協助教師利用合作學習的對話,以增進學生的閱讀理解(理解培育)及後設認知的運用(理解監控)。



4.情境:小組合作,從程度較佳的學生,再逐漸引入程度較差者,因此,除了教師之外,學生彼此之間也可以互相作為楷模和提供回饋。
5.材料:說明式文章
6.學習策略與步驟:包括摘要、質疑、澄清和預測。此外教師適時提出具體回饋和示範改進的活動,當學生進步後,教師的參與也遞減為支援性聽眾的角色。

a.摘要(summarizing):以自己的話重述所閱讀的材料,是一種檢視理解程度的方法
b.質疑發問(questioning) :設立有關理解和回憶的問題。
c.澄清(clarifying):遇到不了解的地方,想辦法解決。
d.預測(predicting):閱讀下一段文章前,先預測其內容和結果。

◎關鍵特徵

a.師生間的互動,並由雙方共同負起完成該作業的責任
b.教師提供鷹架
c.教師隨時診斷狀況,以決定自己參與程度的收放

◎教學上的實施步驟

1.復習交互教學法的架構
2.教師選定活動主題,提供主題背景知識
3.師生一起進行活動,由教師示範
4.教師漸次減少協助,由學生獨立完成活動
5.輪流設定小老師或組長,俾使每位學生能更熟悉活動主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