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2007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潛在發展區域

Vygotsky認為傳統的智力測驗只能測得兒童的實際認知能力,無法得知其可能發展區的潛力,針對傳統測驗的缺點提出ZPD理論建議。

ZPD:指個體獨立解問題的實際表現水準和經由成人輔助或較優秀同儕互助後,所能達到的表現水準間的差距,潛在發展區域是個體透過模仿互動所能進步的問題解決空間。



◎ZPD在教育上的啟示:

1.教學的最佳效果在潛在發展區
2.適時輔導學生是教學的不二法門
3.為動態評量提供理論依據。

◎教學上的應用──後進學者根據ZPD理論發展下列應用方式:

1.認知學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Collins&Brown&Newman,1989

把學習者置於一個問題情境中,由教師或專家定義問題,並示範解決的方法,將解決問題的責任漸次地轉移給學習者。

2.交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Palincsar&Brown,1984

小組合作,從程度較佳的學生,再逐漸引入程度較差者,除了教師之外,學生彼此之間也可以互相作為楷模和提供回饋。學習步驟包括摘要、質疑、澄清和預測。教師適時提出具體回饋和示範改進的活動,學生進步後,教師的參與也遞減為支援性聽眾的角色

3.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

採用群體的方式,激勵同儕相互協助;運用團體互動,提高學習興趣;學習社會人際技巧,彼此相互支持鼓勵;強調個人能力發揮以達團體目標的實現。

沒有留言: